• 以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生产能力

    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,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,农田就是农田,而且必须是良田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要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,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更加科学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,提升耕地生产能力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。科学开展土地综合整治,要加强党政组织领导,强化责

    2022-03-10 中纬 103

  • 试论土壤调查、土地类型与耕地评价

    民以食为天,食以地为源。土壤资源是人类可利用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,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。我国各部门虽然开展了各类与耕地相关的评价工作,形成了极具我国特色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。受制于陈旧、精度不高的土壤普查成果,停留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、体系和成果不完整的土地类型研究,使得我国的土地管理,尤其是耕地质量评定成果精度不高,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精准管理需要。在此背景下,有必要述评我国土地评价发展脉络及土壤调查

    2022-03-10 中纬 127

  • 2021年国内十大土地科学问题研究进展

    2021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聚焦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,取得一系列进展。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间节点上,学者们梳理总结了党领导下的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和经验,在新的起点上,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、自然资源产权体系改革、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、土地发展权配置等土地制度建设是关注重点;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下,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规模经营、耕地资源长效保护、乡村空间治理等问题是持

    2022-03-10 中纬 112

  • 耕地保护的本质是保护耕地的产能

    我国耕地的重心正由“湿热”的东南向“温干”的西北转移,耕地“非农化”较难遏制,耕地“非粮化”趋势增强。面对耕地保护的新老问题,有必要讨论耕地保护的本质是什么,如何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的粮食安全。耕地产能决定于耕地的数量、质量和生产投入耕地的农产品生产能力(简称耕地产能),既取决于支持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要素,即气候、地形、土壤;也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,这种投入既包括人类进行灌溉、排水、道路以及田块平整等农田

    2022-03-09 中纬 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