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的演进及其逻辑

        耕地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,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,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。同时,耕地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,是生态建设的空间要素之一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建立了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,并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针对耕地保护、利用、管理存在的问题,不断调整完善具体政策措施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正是耕地保护,让我们兜住了吃饭的底线,保障了农业

    2022-03-09 中纬 124

  • 【两会好声音】尽快启动耕地保护专项立法

  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建议尽快针对耕地保护启动专项立法——全国政协委员、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在今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提交《关于实施更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提案》。据统计,1957年至1996年我国耕地年均净减少超过600万亩,1996年至2008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000万亩,2009年至2019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100万亩。张明华说,以此速度,现有19.18亿亩的耕地,10年后就可能突破18亿亩的红

    2022-03-09 中纬 66

  • 习近平谈粮食安全: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

    3月6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,并参加联组会,听取意见和建议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。  “粮食安全是‘国之大者’。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”  3月6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,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。  会上

    2022-03-08 中纬 83

  • 以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生产能力

    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,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,农田就是农田,而且必须是良田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要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,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更加科学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,提升耕地生产能力,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。科学开展土地综合整治,要加强党政组织领导,强化责

    2022-03-08 中纬 56